软密封闸阀凭借其优良的密封性能在管道系统中被普遍应用,但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泄露问题。泄露不仅会造成介质浪费,还可能影响系统压力稳定,甚至引发稳定隐患。准确分析泄露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,是确定阀门正常运行的关键。
一、密封面泄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
密封面是软密封闸阀实现密封的核心部位,该部位的泄露是常见的问题之一,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密封件损坏、杂质影响和操作不当等方面。
密封件老化或磨损是导致密封面泄露的主要原因。软密封闸阀的密封件多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,在长期使用中,受介质温度变化、化学腐蚀和机械摩擦等影响,密封件会逐渐老化、硬化,失去弹性,导致与阀座密封面无法紧密贴合。介质中的颗粒杂质会对密封件表面造成持续冲刷,形成划痕或凹陷,破坏密封的严密性。此外,频繁启闭阀门会加剧密封件的磨损,缩短其使用寿命。
针对密封面泄露,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处理措施。若密封件轻微磨损或老化,可先尝试对密封面进行清理和研磨,去掉表面杂质和细微划痕,恢复密封面的平整度。清理时需关闭上游阀门,排空管道介质,拆卸阀盖后取出闸板,用用研磨工具和研磨膏轻轻打磨密封件表面,打磨后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,重新装配后进行密封试验。若密封件老化严重、出现裂纹或明显磨损,则需替换新的密封件,愈换时应选择与原密封件材质、尺寸一致的产品,安装贴合。
二、法兰连接部位泄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
法兰连接部位是软密封闸阀与管道连接的关键节点,该部位泄露多与安装质量和密封材料性能相关。
密封垫片问题是法兰连接部位泄露的常见原因。密封垫片材质选择不当,如垫片不怕温、不易腐蚀性不足,在介质作用下容易老化、损坏;垫片尺寸与法兰密封面不匹配,或安装时垫片放置歪斜、未全部覆盖密封面,都会导致密封失效。螺栓紧固不均匀或松动也是重要原因,安装时若未按照对角均匀紧固的原则操作,会使法兰面受力不均产生变形,出现间隙;长期运行中,螺栓受振动、温度变化等影响可能逐渐松动,导致密封压力不足。此外,法兰密封面存在划痕、锈蚀等缺陷,会影响与垫片的贴合度,造成介质泄露。
处理法兰连接部位泄露需分步进行。起先检查螺栓紧固情况,若有松动,按照对角顺序逐步均匀拧紧螺栓,注意控制拧紧力度,避免过度紧固导致法兰变形。若螺栓紧固后仍泄露,需拆卸法兰连接,检查密封垫片是否损坏,如有损坏应替换新垫片,垫片材质需根据介质性质和工作条件选择。同时检查法兰密封面,用砂纸或研磨工具修理轻微划痕和锈蚀,严重损坏时需愈换法兰或对密封面进行加工处理。重新装配时,确定垫片放置平整居中,螺栓均匀紧固至规定扭矩,需要时在垫片两面涂抹密封胶增强密封效果。
三、阀杆填料函泄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
阀杆填料函是阀杆与阀体之间的密封部位,该部位泄露主要因填料密封性能下降或阀杆损伤引起。
填料老化、磨损或安装不当会导致密封失效。填料函内的填料(如石棉绳、聚四氟乙烯填料等)在长期使用中,受阀杆往复运动摩擦和介质腐蚀影响,会逐渐老化、硬化或磨损,失去密封作用。安装时若填料填充不紧密、层数不足或接口未错开,会使填料无法阻断介质泄漏通道。阀杆表面损伤也是重要原因,阀杆表面存在划痕、锈蚀等缺陷,会破坏与填料的紧密贴合,介质从损伤部位渗漏。此外,填料压盖紧固不均或压力不足,也会导致填料密封性能下降。
处理阀杆填料函泄露需针对性解决。若因填料松动导致泄露,可适当拧紧填料压盖螺母,增加填料的密封压力,注意均匀拧紧,避免压盖歪斜。若填料老化或磨损,需拆卸压盖,取出旧填料,清理填料函内的杂质和残留物,然后按照规定层数和方式填充新填料,填料接口应切成45度斜角,相邻两层接口错开90度以上。填充后均匀拧紧压盖螺母,使填料适度压紧,既能确定密封又不影响阀杆转动。若阀杆表面损伤,轻微划痕可进行打磨抛光处理,严重损伤则需替换阀杆,愈换后阀杆表面光滑,与填料贴合紧密。
四、阀体本体泄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
阀体本体泄露相对少见,但一旦发生往往较为严重,主要与阀体材质缺陷和外力损伤有关。
阀体铸造缺陷是本体泄露的内在原因,如阀体存在砂眼、气孔、裂纹等铸造缺陷,在制造过程中未被检测出来,在管道压力作用下,缺陷部位会逐渐扩展,导致介质渗漏。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外力损伤是外在原因,如安装时阀体受到剧烈撞击、法兰连接时螺栓过度紧固导致阀体变形开裂;管道系统超压运行,超过阀体的不怕压限度,会使阀体薄弱部位发生破裂。此外,介质长期腐蚀阀体,是在腐蚀性介质系统中,若阀体材质蚀性不足,会导致阀体壁厚逐渐减薄,后期发生穿孔泄露。
阀体本体泄露的处理措施需根据损伤程度确定。对于轻微的砂眼或小孔泄露,可采用补焊的方法修理,补焊前需清理泄露部位,选择与阀体材质匹配的焊条,焊接后进行打磨处理,确定焊接密封。若阀体出现裂纹或严重破损,修理难度大且稳定性低,应替换新的阀体,愈换时新阀体材质、规格与原阀体一致,安装前进行压力试验,确定无质量缺陷。为防预阀体本体泄露,需增加阀门进场检验,阀体无铸造缺陷;安装过程中避免阀体受外力损伤;运行中控制系统压力在阀门公称压力范围内,腐蚀性介质系统选用不易腐蚀材质阀体。
总之,软密封闸阀泄露的原因多样,需根据泄露部位和现象准确判断成因,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。在日常使用中,应增加对阀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处理,减少泄露发生的概率。通过规范安装、正确操作和维护,可确定软密封闸阀的密封性能,延长其使用寿命,确定管道系统的稳定稳定运行。